太溪[ tài xī ]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1 结论正常人太溪穴和中渚穴接受电针刺激比单纯体感刺激在部分脑区激活强度显著增高,认为是穴位刺激特殊效应所致。


2 结论:针刺健侧太溪穴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疗效确切。


3 太溪 中渚两穴联合刺激较体感刺激更明显地激活听觉初级和次级皮层,提示这两个穴位通过听觉中枢调节听觉功能。


4 在足阳明胃经的足部作由下而上轻快的擦法,并揉太溪、三阴交、殷门诸穴各一分钟,按揉肾俞、命门一分钟,均以酸胀为度,擦涌泉至热为佳。


5 魔石袜点行间穴 太溪穴、申脉穴。


6 如能经常刺激足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等穴位,就能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


7 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8 2 配肾俞穴 大赫穴、命门穴、太溪穴治妇人不孕、男子不育症;3、配委中穴、次髎穴、膀胱俞穴治膀胱炎、膀胱结石。


9 肝俞 脾俞 肾俞、志宝、飞扬、太溪;膻中鸠尾中脘、肩俞、气海、复溜、三阴交


10 太溪穴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11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


12 春季养生首先养肝,可按揉期门肝俞、太冲、太溪四大穴位。


13 按摩太溪 大杼穴,少熬夜,节制房事。


14 刮痧时,用刮痧板从复溜穴刮到太溪穴,手法要灵活,用力要均匀,由轻渐重,边刮边蘸油水。


15 太溪穴是位于脚部的穴位,是足少阴肾经上的输穴和原穴


16 中医认为,太溪穴具有补肾气、壮肾阳的作用,想要滋补肾气就可以选这个穴位。


17 拇指按揉太溪穴50次,以局部感觉酸胀为宜。


18 太溪复溜涌泉穴,各怀绝技显奇能


19 然后,对重点穴太冲太溪肝俞胆俞肺俞、胃俞、脾俞进行拔罐和艾灸。


20 平日经常按摩太溪、涌泉等肾经要穴,可以起到补肾填精、强身固齿的作用,迎香承浆颊车、下关、合谷等穴位也有护牙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