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 [ zhǎng gù ] 词语

[ zhǎng gù ]

关于历史上的典章制度、人物事迹等的传说或故事:文坛~。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官员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

  1. 亦作“ 掌固 ”。官名。

    汉 置,太常属官,掌管礼乐制度等的故实。《史记·儒林列传》:“是时 伏生 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 朝错 往受之。”《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久应旁求掌故,咨询天官,斟酌繁昌,经营高邑。” 南朝 宋 鲍照 《论国制启》:“伏见 彭城国 旧制,犹有数卷,虽多殊革,大纲可依,愚谓宜令掌固刊而撰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平原 犹豫不能决,欲留其人,处以掌故,其人力辞,竟去。” 清 卢文弨 《锺山札记·掌固》:“固,本与‘故’通,掌故亦可作‘掌固’……与《周礼·夏官》之掌固,其职自殊。”

  2. 旧制旧例;故事,史实。

    《史记·龟策列传》:“ 孝文 、 孝景 因袭掌故,未遑讲试。” 宋 岳珂 《愧郯录·服章入衔》:“此南渡而后,掌故散讹之失也。”《明史·杨廷和传》:“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於朝章掌故也,明於兵刑钱穀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但一面却也使昧于掌故。”

1 山水皆是沿途打听些妙去处归来可为人说书,江湖野老掌故轶事偶入曲谱步步皆是天涯路,皆说情至深处又岂朝朝暮暮还说甚金风玉露,诗成权作自述情是不辞长路怎敢不细记寒暑。照墨


2 但这不是高头讲章,而是既有史家风骨又时时穿插掌故杂说的上好美文,这是这位老报人的一手绝活。


3 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


4 书话跟书跋一样难写。写版本、校勘固然枯燥,总要加点买书经过、书林掌故、读书所感才耐读。散文也这样,通篇议论跟通篇抒情都要不得;有点情事,有点故实,再加些真诚,自可脱俗。董桥


5 他历时一年,在散文随笔版写了反映长沙古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的帖文《旧城琐记》,受到网友极大关注。


>>更多造句

tales (esp. about historical figure); anecd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