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语 [ bá yǔ ] 词语

[ bá yǔ ]

跋2。

“跋”与“序”相对,是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一般认为,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称为“跋语”。

  1. 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里中有 元 人《育婴图》摹本,载 元 献 跋语,几七百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重刊闺范序》:“ 戴给事 既疏参 吕司寇 矣, 承恩 辨疏,即以跋语为出於给事之笔,此仇口往復之常,亦无足讶。” 冰心 《晚晴集·悼郭老》:“过了几天, 老舍 先生就送来一张 郭老 赠我的条幅,上面写着一首五律,还有跋语。”

1 原来,1949年底,梁先生离开北碚之时,曾将自己收藏的明末著名书法家王铎的行书长卷赠给北碚图书馆,梁先生留下了一段跋语,且签名印鉴俱全。


2 是暗喻人生还是针对艺术而言,妙就妙在没有一字跋语,留让读者去咀嚼。


3 高仕图跋语中道出馈赠及此画的来龙去脉;仕女图为上海朵云轩旧藏。


4 诗只钤“刘三”的朱文小印,四边有马衡之子马太龙跋语,录曼殊上人自西湖赠刘三诗,妙不可言。


5 大功告成之日,关蔚山再请齐白石为整套作品题跋,老人欣然题下跋语,讲述了这段“用心四年,始集成”的小插曲。


>>更多造句

short comment or critical appraisal added at the end of a text, on a painting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