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致 [ èr zhì ] 词语

[ èr zhì ]

1.指仁与孝。

2.不一致;两样。

指仁与孝。《后汉书·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

  1. 指仁与孝。

    《后汉书·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復銖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 李贤 注:“二致,仁、孝也。”

  2. 不一致;两样。

    《宋史·儒林传二·周尧卿》:“其学《春秋》,由 左氏 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一个朝代里,政治有治有乱,本质并无二致。”

1 经典 这两幢别墅,从外表到内部结构,毫无二致,是用一张图纸施工的。


2 经典 这对玉?简直毫无二致。


3 经典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三人的看法毫无二致。


4 记住:过了今生今世,人就再也得不到什么来生来世。眼前的人生,对谁都无二致。我们浪费或得到的,恰恰都是正在飞逝的光阴。马可·奥勒留


5 我们各自倾尽全力继续着我们各自的人生。而且看得远些的话,即使那个时候你做了不一样的判断,做了不一样的选择,也许会有些许误差,但我们大概也会尘埃落定和如今并无二致吧。村上春树


>>更多造句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