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 [ lǐ bēng yuè huài ] 成语

[ lǐ bēng yuè huài ]

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礼,指“周礼”,即五经里面的《礼》;乐,指庙堂之乐;原为孔夫子感叹西周森严等级的分邦建国制度遭受诸侯征战日渐崩坏而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现可释义为伦理道德文化的日渐散失导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现象。

  • 【解释】: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 【出自】: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1 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2 唐末五代时期礼崩乐坏,纲常扫地以尽,中国封建社会的新阶段在旧秩序的大动乱中到来。


3 现实依据就是荀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的混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礼乐的价值,由此也引起对与礼乐密切相关的文艺的重视。


4 春秋是先秦礼制最健全之时期,认为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传统观点应得到修正。


5 姚大力认为,正因为此,在“礼崩乐坏”形势下强调军国主义耕战政策的法家,才得以在过去受到全国范围内的敬仰追捧,并且至今瘤毒未清。


>>更多造句

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cf. 礼乐; rites and music are in ruins (idiom); fig. society in total dis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