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简洁篇: 上善若水:"上善"也就是极高的道德。这种道德像水一样无形,但又无处不在。厚德载物:大地袒露的气势和顺厚实,君子要像此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中的关键词“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而“几于道”又与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后呼应。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以宽广深厚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无所不包容。“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君子应像大地一样以宽广深厚的好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行书书法;“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 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厚德载物”的含义 “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仙剑奇侠传>>里剑圣就练到上善若水这个境界;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人的这几句话,是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箴言。意思是说:最好的品格,最高的修养,是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它自己无所争夺;自然运行的态势刚劲雄健,大地袒露的气势和顺厚实,为君子者应启发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道德经》俗译: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俗译】 "上善"也就是道德。人达到了上善的境界,仿佛就如同水一样不再受形体的拘束了。水善于利用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水总是呆在人们不愿呆的地方,这样的性格,几乎和道没有两样。人达到了上善的境界就会有如下的表现:"居"善于与"地"联系起来;"心"善于与"渊"联系起来,"与"善于与"仁" 联系起来,"言"善于与"信"联系起来,"正"善于与"治"联系起来,"事"善于与"能"联系起来,"动"善于与"时"联系起来。只有能够做到"不争"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无忧"的境界。【导读】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老子借用水的无形无体的特征来比喻人的心法(逻辑思维)也应该达到无形无体的境界。人因为受到形体的影响,所以总是难于达到"无"的境界。老子认为心法就要如同水一样不受形体的拘束,如此才能使心法获得无所不能的效果。"争"是以"手"抓"物"的形象,而所谓"不争",就是要抛弃万物的意思。抛弃万物是心法的基本要求。"不争"和"无忧"指的都是"非常道"才能看到的的境界,是与宇宙相对待的范畴。老子认为,只有通过心法抛弃了万物才算是做到了"不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无(忧)"的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找到"忧"。所谓"忧",指的是宇宙中的种种因素。而第一个 "忧"出现时,就可以被认为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其实就是宇宙的始点。"上善"是"道德"的另外一种称谓,表示已具有了最高贵的品质"道德"。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能找到这两个因素,就等于达到了"上善"的境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 居善地:表示"居"要善于与"地"联系起来。今人看到"居"字便会认为是"居住"之意,而居住当然得有一个"地"即地方。但老子用"居" 字可能包含着更深一层的的意思。"居"为"尸"和"古"之合,包含着"盘古"的意思,即不断往过去追溯的意思。"尸"表示摆放或陈列,"古"表示所追溯到的因素,而最"古"的,即所谓第一个"古",就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所以,"居"表示要把所追溯到的因素找到适当的位置"地"摆放好来。"古"是无中生有的意思,因为其为"十"和"口"之合。"口"表示"无","十"则表示"有",也就是最初发生的那个宇宙直角坐标,老子将其称之为无隅的"大方"(《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2. 心善渊:"渊"指的是第四章中所提到的"渊",是人心处于"无"的那种状态。老子认为,宇宙最初的因素可以从"渊"的状态中产生出来,而"渊"的状态是人以其"心法"所达至的一种境界。 3. 与善仁:"与"字是表示要拿捏好分寸,使之不偏不倚,其实也就是第四章所说的"冲(中)而用之"的意思。老子认为一切都有"中",并要求人们去找到事物的"中"。老子在第三十八章中把"非常道"分成五个阶段,而"仁"居中。 4. 言善信:"言"为人所说的话。在研究"道"的时候,不能老去扯别的东西,而必须将"言"与"信"联系起来。"信"是"道"的动态趋势,宇宙的第一动就是第一个"信"。所以,可以用追索"信"的方式来研究"道"。老子以第二十一章整章来专门分析"信"。 5. 正善治:"正"是"止于一"的意思。所谓止于"一",也就是要以能不能得到"一"为最终结果。而所谓"一",指的是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 老子认为,"治"的结果首先就要得到"一",其次要懂得运用箭头"一"去做一切事情。 6. 事善能:"事"通"士",指的是推衍和造就宇宙模型。而要做到摹拟宇宙,就必须做到"能",也就是有方法和技巧。 7. 动善时:当宇宙开始其第一动时,时间也就开始了。所以,"动"总是与"时"相联系,反过来也一样,即"时"也总是与"动"相联系。显然,当人要"动"时,也必须懂得"时"的因素,也就是要懂得选择时机。“厚德载物”语出《周易》:“ 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话说“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见于《周易》坤卦之《象传》,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先说“厚”字,厚:《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墨子·尚贤中》:“厚於货者,不能分人以禄。”《史记·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这里用为看重、优待之意。 再说“德”字,德:《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古圣君无为而治天下,自然之德而已矣。”《新书·道德说》:“六德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这里用为天地客观规律之意。古代没有“规律”一词,但并不等于古人不懂得“规律”,只说《周易》乾卦,从初六爻的“潜龙勿用”到六二爻的“见龙在田”,又到九四爻的“或跃在渊”,直到九五爻的“飞龙在天”,不是描述龙星的运行变化规律又是什么呢?其实整部《周易》,处处都体现出尊重规律的思想! 再说“载”字,载:《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孔传:“载,行;采,事也。”孔颖达疏:“载者,运行之义,故为行也,此谓荐举人者,称其人有德,欲使在上用之,必须言其所行之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宾客,则摄而载果。”郑玄注:“载,为也;果,读为裸,代王裸宾客以鬯,君无酌臣之礼。言为者,摄酌献耳。”《管子·形势》:“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尹知章注:“载,行也。”《小尔雅·广言》:“载,行也。”这里用为施行之意。 《象传》据说是作于春秋战国时期,但不管作于哪个时期,写《象传》的人是读懂了《周易》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地之形势是相连而相叠的,是不断延伸的;作为君子应该看重天地运行变化规律而又能象大地一样施行于万物。乾卦言天,坤卦言地,然而,天何不谓之天而谓之乾,地何不谓之地而谓之坤呢?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曾作过解释:“天者,定体之名,乾者,体用之称。故《说卦》云:‘乾,健也’。言天之体以健为用,圣人作《易》,本以教人,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体,故名乾不名天也。”坤同乾一样,虽言地之形体,但“坤是阴道,当以柔顺为贞,正借柔顺之象,以明柔顺之德也”(《周易正义》卷一)。孔颖达的解释虽然杂有后期儒家伦理道德的观念,但他说乾坤之谓天地,以体用言之而不以形体言之,大体上还是正确的。天,尤其是大气层之内的天,充满着生养万物的空气,没有这个大气层的空气,万物就不可能在这个大地上生存繁殖。而大地,却是万物生存的载体,有了这个大地,万物才能立足于大地上而生存繁殖。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人们看来,这个大地是无限大的,是不断延伸的,但无论如何,天有天道的运行变化规律,地有地道的运行变化规律;而天道与地道的运行变化规律虽然是不同的但却是相一致的,而且包含着寒来暑往,晦明变化的大用。所以,地之施行万物,是依着天地运行变化规律而生生不息的。这个运行变化规律就是天地的合一,就是乾坤的阖辟,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根本法则,就是万物的本原,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生生化化之最究竟者。 所以,本句话的重点在“载”字,即----“施行”。也就是说:天,把自己的一切施行给人类,地,也把自己的一切施行给人类,而从不要求人类的回报,人们无论对天、对大地做了什么,天地都没有埋怨人类,更没有憎恨人类,责备人类。人们破坏了纯净的天空,破坏了可以生长万物的大地,其实是在破坏着自己生存的环境,就象人们用浓烟熏烤、锄头敲砸自己装修得象宾馆似的住宅一样。人们在天空里施放了无数颗原子弹,在大地下、在深海中也施放了无数颗原子弹,这危害了谁呢?危害了人类自己。西方工业革命一开始,人们就向大自然挺进,想要征服大自然,自豪得不得了,可是现在却不得不一步步退让给沙漠化、石漠化,当人类退让到无法退让,而挤成一堆的时候,人类又该怎么办呢? 人类生存在这个大地上,本来就是很艰难的,不仅要适应天寒凝冻,还要适应酷暑热浪;不仅要饱腹,而且还要解渴;不仅要遭受洪水之灾,还要遭受烈火焚烧;风吹雨打是家常便饭,雷电交加也是经常见到;但人们还要相互战斗,相互争夺,实在是不可理喻。人类的相互关系,血缘关系,如果追根究底,应该是幽远、深厚而美好的;人类如何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求得生存?不知道经过多少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种群体意识也就是国家的起源。但由于人类私心的膨胀,占有欲的扩张,人类便开始了相互的战斗、相互的争夺。从争夺人类赖以饱腹的食物开始,到争夺财产,再到争夺可以生产财产的土地,人类的私欲失去了限度,变得荒淫而可怕。人类更失去了应该凝聚的特性,成了一盘散沙,各自为阵,顽固地坚持着所谓的民族习惯、民族风俗(所谓的优秀种族),并且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采取了纯粹的地方保护主义,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根本不考虑、不在乎别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不考虑、不在乎别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想自己来统治这个大地上的人类,作威作富,只手遮天。因此,人类发展到今天,便形成了贫富不均的状况,贫富差距拉得很大,10%富人便占有了90%的资源,统治了90%的人民;因而便导致了人类发展的滞后。所以,人类应该效法天地的“施行”,善待万物,善待别人,才能使人类自己得到生存,得到更好的生存环境。参考资料: http://chinactwh.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