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绝若线"的意思是什么?可有什么历史故事?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成语名称:不绝如线成语发音:bù jué rú xiàn成语释义:原作“不绝若线”。①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②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就是联合阵线之共御外敌的道理。典故是被狄人进攻的中原诸侯国在齐国的帮助下共同抵抗侵略。虽然齐国利用狄人虚弱了魏国曹国。但是还是要救得。个人认为近代用得比较成功的是二战,美国利用欧洲国家对付德国。结果,一个打败了,另一个打成半残废了。还顺便削弱了整个欧洲,建立了英语的霸权地位,是本国成为超级霸权直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