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ABC_南全部_词典1 / 18 页
位置:

词语 南泥湾 [ nán ní wān ]南泥湾造句

南泥湾,是延安旅游名胜景点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黄帝陵——延安——南泥湾——黄河壶口瀑布——西安旅游环线上。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词语 南禅寺 [ nán chán sì ]南禅寺造句

无锡南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它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心地段,属无锡南隅、古运河畔独具特色的古寺庙建筑,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间,规模宏大,南朝名寺无与伦比,号称“江南最胜丛林”。妙光塔位于寺庙东侧,高43.3米,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距今已逾千年。古塔为七级八面阁楼式,檐角悬挂铜质铎铃,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美誉,著名的无锡八景之一。改革开放后以寺兴市建成了十二万余平方米的综合文化市场——南禅寺文化商城。商城北部为明清风格建筑群,南部为宋朝风格古建筑。商城中妙光街已被无锡市政府命名为无锡市旅游街,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词语 南山寺 [ nán shān sì ]南山寺造句

海南省三亚市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游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三亚南山寺占地400亩,仿唐风格,建有仁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转轮藏、法堂、观音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庄严肃穆,清净幽雅。入其境若入真观音菩萨说法之道场。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

词语 南主町 [ nán zhǔ tǐng ]南主町造句

南主町是位于岩手县西南内陆部,属胆泽郡的一町。 平假名ドリルメイン 原名南主町罗马拼音nionzin-chō地理位置国家日本地域东北地方都道府县岩手县郡胆泽郡政府编号03381-25邻近行政区北上市、奥州市相关数据面积138.06km²人口(2007年7月31日数据)总计17,954

词语 南正町 [ nán zhèng tǐng ]南正町造句

南正町是位于岩手县西南内陆部,属胆泽郡的一町。 平假名ドリルです 原名南正町罗马拼音nionzinnoi-chō地理位置国家日本地域东北地方都道府县岩手县郡胆泽郡政府编号03381-22邻近行政区北上市、奥州市相关数据面积126.18 km²人口(2007年7月31日数据)总计17,605

词语 南诏蛮 [ nán zhào mán ]南诏蛮造句

词语 南蛮子 [ nán mán zǐ ]南蛮子造句

“南蛮子”是一种地域歧视语、民族歧视语。在古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人们靠河而生存。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适合人们居住生活所需的水田和耕地。长江以南的地域,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不适合人们居住,那里也几乎没有人居住,平时说“蛮夷之地”中的“蛮”在东汉(公元25-220年)指南方,因为当时受冶炼技术和耕作技术的限制,南方地区还未被开发,没有汉族人居住。而“夷”指北夷,即北方生产力低下的游牧民族。所以南方人贯叫北方人为“北夷”,因为漠北地区的五胡在西晋曾经入主中原地区(史称“五胡乱华”),女真人(满族的前身)建立的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统治中国东北和中原地区,与...

词语 南通礁 [ nán tōng jiāo ]南通礁造句

南通礁(Nantong Jiao),是南海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皇路礁之南,靠近曾母暗沙。南通礁是一座完整的环礁,低潮时出露,出露时环礁成节不连续,无礁门。南通礁为九段线内的中国领土,但自2009年起,该岛礁被马来西亚“转让”于文莱实际控制。

词语 南匈奴 [ nán xiōng nú ]南匈奴造句

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是为南匈奴。北匈奴在郅支单于领导下曾击败大宛、乌孙等国,强迫四方各族进贡,威震西域,一度领导了匈奴的短暂复兴,后被汉朝击败,开始大规模西迁。南匈奴(48年—216年)是南部匈奴贵族醢落尸逐鞮单于建立的政权。是相对于西迁的北匈奴而言的。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内部为争王位发生动乱,匈奴贵族相互残杀,匈奴再次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日逐王比率领部众归附东汉王朝。东汉政府设立匈奴中郎将进行监护。

词语 南薰楼 [ nán xūn lóu ]南薰楼造句

南薰楼,位于汾阳市南薰街道南关社区,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占地约100平方米,高17.26米,共二层四檐,十字歇山顶,通柱结构,内设东、西、南、北4个佛阁,阁内分别塑观音、三官、真武、关公像。1993年12月26日,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