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在开头_词典5 / 19 页
位置:

词语 武学 [ wǔ xué ]武学造句

武,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打斗等手法,来达到停止战斗的目的,是物质文明的保障。武学,是以中国传统武术为本的、一门包含武术与武德的综合学系。武学,原指中国古代的军事学校,始于王安石变法,其提出学校教育要“求专门,兼文武”,在东京设立武学,教授军事知识,以唐前七种兵书为《武学七书》,即七种主要教材。又设武学博士等官,“掌以弓马武艺训诱学者”。乾道七年(1171年)七月庚寅,诏武学该赴解试人,以五十人为额。淳熙五年(1178年)置武学国子员。其后庆元五年(1199年),诸州州学置武士斋舍,按其学生武艺而选任官员,闲时耕种,“籍在官荒田,以备饩廪”,但此制过了不久便废止了。明朝曾设置过武学,但并无定制,迅速被废。后清朝只设武举而无武学。

词语 武功体 [ wǔ gōng tǐ ]武功体造句

姚合应该说是中唐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诗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吏隐”向来是作为归隐的过渡阶段 ,历来吟咏吏隐者莫不以归隐为终结理想。姚合的贡献在于将这过渡阶段作了放大 ,他的名作《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丰富了吏隐主题的蕴涵 ,发展了它的表现手法 ,从而使士大夫诗歌的这一基本主题得到了深化。

词语 武王伐纣 [ wǔ wáng fá zhòu ]武王伐纣造句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词语 武备学堂 [ wǔ bèi xué táng ]武备学堂造句

武备学堂是清末的陆军学校。最早的北洋武备学堂(天津武备学堂)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立的。它首开了近代陆军教育的先河,引起了中国武举制度的废除;它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成了清末时期新军编练的骨干和北洋军阀集团的重要成员,对民初军人专政局面的出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词语 武装力量 [ wǔ zhuāng lì liàng ]武装力量造句

武装力量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来说,是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它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构成。其最高统帅,通常由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最高领导人担任。

词语 武丁 [ wǔ dīng ]武丁造句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概述图片来源:

词语 武汉精神 [ wǔ hàn jīng shén ]武汉精神造句

武汉辉煌的历史,孕育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这是武汉首次提炼城市精神。2011年中共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武汉精神”写入党代会报告。

词语 武当山 [ wǔ dāng shān ]武当山造句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闻名古城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 ,南望原始森林神农架,北临高峡平湖 丹江口水库。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武当山和长城、丽江、周庄等景区一起入选 “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2010至2013年,武当山分别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

词语 武汉泥塑 [ wǔ hàn ní sù ]武汉泥塑造句

武汉泥塑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传统民间艺术,武汉泥塑指黄陂泥塑。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词语 武事 [ wǔ shì ]武事造句

wǔ shì ㄨˇ ㄕㄧˋ武事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左传·庄公四年》:“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后汉书·臧宫传》:“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宋书·百官志上》:“大司马,一人,掌武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做将帅只剥军饷,不勤武事,败坏封疆的。”《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八旗人民,怠於武事,遂至军旅隳敝,不及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