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在中间_词典1 / 1 页
位置:

词语 羽绒服 [ yǔ róng fú ]羽绒服造句

羽绒服(down coat)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羽绒服保暖性最好。多为寒冷地区的人们穿着,也为极地考察人员所常用。

词语 丹绒比艾 [ dān róng bǐ ài ]丹绒比艾造句

是位在 马来西亚同时也是亚洲大陆最南端的地区,丹绒一词在 马来语中就是海角的意思。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曾经大力的促销,但是收效不大。这里有马来西亚保护的最好的 红树林,整个林区被规划为保护区。

词语 艾绒护腰 [ ài róng hù yāo ]艾绒护腰造句

艾绒护腰结合了中医古老的铺灸法、药灸和药熏的原理。依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药效通过皮肤毛孔透皮吸收,从而起到祛寒护阳,平衡气血,调节阴阳,增强自身免疫力,保健养生的功效。

词语 羊绒衫 [ yáng róng shān ]羊绒衫造句

羊绒衫,是以山羊绒为原料针织而成的服装。根据纱线类别分为粗纺针织和精纺针织两种,根据原料比例可以分为纯羊绒及羊绒混纺两种。大众款式多为“v”型领套头衫、开衫、圆领套衫等。具有山羊绒本身的白、青、紫等天然色彩,也可染色。手感细软、柔滑,有光泽,保暖性好,穿着舒适,但强度较差。

词语 粗绒棉 [ cū róng mián ]粗绒棉造句

粗绒棉是纤维较粗长度较短的棉花种类。

词语 植绒绒毛 [ zhí róng róng máo ]植绒绒毛造句

顾名思义,是植绒时使用的绒毛。 绒毛按材质分有:粘胶绒、尼龙绒、进口绒、晴纶绒、棉绒等。 按规格分:常用绒毛长短按毫米计,绒毛粗细按D计。如:1.5D×0.5mm。意即:绒毛粗是1.5D的,长度是0.5毫米。常用绒毛长度0.3mm—4mm,粗细0.8D—25D。 常用的绒毛主要有粘胶绒、腈(晴)纶绒,尼龙绒,高档丝网植绒用绒及特殊规格的尼龙66绒。常用的植绒方式有:粘胶,静电植绒等。绒毛的档次、植绒的效果、耐用性、耐摩擦性和观感、手感等性能也依价格的高低而有所区别。

词语 绿绒蒿 [ lǜ róng hāo ]绿绒蒿造句

绿绒蒿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具黄色液汁。一种产西欧,其余48种均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但最原始种在华中。中国有38种,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其中仅云南就占17种,多集中分布于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种类在滇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西北祁连山区也有分布。为著名的观赏植物,有些种类可入药治病。

词语 嘉绒藏族 [ jiā róng zàng zú ]嘉绒藏族造句

嘉绒藏族是居住在甘孜州丹巴、康定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嘉绒藏族是吐蕃人东侵时期吐蕃驻军及移民和下象雄土著长期融合形成的一个民族。在卫藏地区的藏族人眼里他们是藏族原始四大姓氏之一扎氏的后代。嘉绒人一直到1954年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从民国初年直到1953年前的文献都将嘉绒地区的民族称为“嘉绒族”。1950年代初期,中央民族学院还设有“嘉绒族研究班”,创制了嘉绒拼音文字,记录当地的民间故事。新中国建国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对全国各民族进行...

词语 火绒草 [ huǒ róng cǎo ]火绒草造句

火绒草,别名老头草、薄雪草、老头艾,多年社草本植物,有清热凉血,利尿的作用,以地上全草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