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全部_词典1 / 1 页
位置:

词语 鹧鸪 [ zhè gū ]鹧鸪造句

中华鹧鸪〔学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雄鸟的体长为282-345毫米,体重292-388克;雌鸟体长为224-305毫米,体重255-325克。它长得比石鸡更为俏丽,头顶黑褐色,四周围有棕栗色,脸部有一条宽阔的白带从眼睛的前面开始一直延伸到耳部,在这条白带的上面和下面还镶嵌着浓黑色的边儿。身体上的羽毛除颏、喉部为白色外,黑黑的体羽上点缀着一块块卵圆色的白斑,上体的较小,下体的稍大,下背和腰部布满了细窄而呈波浪状的白色横斑;尾羽为黑色,上面也有白色的横斑,色彩对比十分鲜明。虹膜为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为橙黄色。多在矮小山岗的灌木林中活动,有时候3-5只结群寻找食物。遇...

词语 鹧斑 [ zhè bān ]鹧斑造句

词语 鹧鸪名 [ zhè gū míng ]鹧鸪名造句

晩唐诗人郑谷,以《鹧鸪》诗出名,人称为郑鹧鸪。后以"鹧鸪名"借指诗名。

词语 鹧鸪词 [ zhè gū cí ]鹧鸪词造句

【词目】鹧鸪词【注音】zhè gū cí ㄓㄜˋ ㄍㄨ ㄘㄧˊ【词性】名词【结构】偏正式合成词鹧鸪词,亦作“ 鹧鸪辞 ”。 ⑴唐教坊曲名。又称《山鹧鸪》。《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录《鹧鸪词》有唐李益一首、李涉二首。李益所作曲辞,《全唐诗》卷二八三题作《山鹧鸪词》,题下注曰:“一本题上无‘山’字。”参阅任半塘《唐声诗下编·格调一》。唐高骈《赠歌者》诗之一:“酒满金尊花满枝,双蛾齐唱《鹧鸪词》。”词,一本作“辞”。宋王安石《春日席上》诗之一:“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鹧鸪辞》。”明徐霖《绣襦记·襦护郎寒》:“挥笔写就了龙蛇字,把摇槌唱一个《鹧鸪词》。”⑵词牌名。《瑞鹧鸪》的别称。宋汪晫有《鹧鸪词》一首。

词语 鹧鸪天 [ zhè gū tiān ]鹧鸪天造句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

词语 鹧鸪菜 [ zhè gū cài ]鹧鸪菜造句

鹧鸪菜,别名美舌藻、蛔虫菜,拉丁文名Caloglossa leprieurii.红藻门红叶藻科的一属。植物体小,藻体扁平,叶状或细线状,窄叶片状,分枝处常缢缩,单轴型。具中肋,中肋上常生有次生育枝。本属有6种,中国有2种,常见的鹧鸪菜,生活时紫红色,干燥后略带青色。丛生,高1~4厘米 ,叶状,扁平而窄细,宽约1毫米,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四分孢子囊四面锥形分裂,雌雄异株,雄配子体个体较小,囊果球状,多位于藻体上部分支点的腹面。匍匐腹部生出毛状假根,鹧鸪菜繁生于温暖地区河口附近的中、高潮带的岩石上,防波堤水桩以及红树树皮的阴面,产于长江口以南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沿岸。中国民间用以驱除蛔虫的药用海藻...

词语 瑞鹧鸪 [ ruì zhè gū ]瑞鹧鸪造句

瑞鹧鸪,词牌名,又名“舞春风”“桃花落”“鹧鸪词”“拾菜娘”“天下乐”“太平乐”“五拍”“报师思”等。以冯延巳《舞春风·才罢严妆怨晓风》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等。

词语 鹧鸪枕 [ zhè gū zhěn ]鹧鸪枕造句

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 同昌公主 ﹞又有鹧鸪枕,翡翠匣,神丝绣被。其枕以七宝合成,为鹧鸪之状。”《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将行,命县君 高师姑 预贮紫绡帐,画石床,鹧鸪枕,却尘褥,神丝绣被,瑟瑟幕,纹布巾……枕以上宝合为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