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ABC_旗全部_词典1 / 6 页
位置:

词语 大纛旗 [ dà dào qí ]大纛旗造句

大纛旗是桐乡大麻一带农村传统的地方民俗表演艺术,始于清道光时期,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该镇麻溪村89岁老人沈永田回忆,大纛旗表演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种风俗,他年轻时也曾表演过,是同村比他大三四十岁的沈钟毛、沈庆寿等人传授的。古代军队里的大旗,与正方形帅字旗、长方形三军令旗一样都是表示元帅及大本营所在地的。长五尺、高三尺的三角旗。上下两边有齿牙边,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齿牙边有与旗同色和不同色两种;旗心绣飞龙图案,旗边绣回纹或火焰纹,为军旅帅营旗帜。上有飘带,可作行进及列阵表演。

词语 扑旗子 [ pū qí zǐ ]扑旗子造句

扑旗子是宋代舞队中的扑旗子,是取战争和出行仪仗中以旗子作指挥的素材,采用持巾旋舞的舞蹈艺术形式,发展而成的一种传统舞蹈。在《武林旧事舞队》 条所录的七十种舞队节目中就有扑旗。《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中记载: 次一红巾者,手执两白旗子,跳跃旋风而舞,谓之扑旗子。

词语 八旗兵 [ bā qí bīng ]八旗兵造句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为八旗制度下的军队。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成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

词语 青龙旗 [ qīng lóng qí ]青龙旗造句

青龙旗,读音qīnɡ lónɡ qí,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绘有龙形的青旗。

词语 认军旗 [ rèn jūn qí ]认军旗造句

认军旗,谓行军时主将所有的作为表识的旗帜。旗上有不同的标记,以便士兵辨认。

词语 花旗国 [ huā qí guó ]花旗国造句

花旗国是中国对美国的旧称,花旗是美国国旗的旧称,因为旗上有很多星星、多道条纹、红蓝白三种颜色,看起来较为花俏,故中国人以前称之为花旗,并称美国为花旗国。

词语 插大旗 [ chā dà qí ]插大旗造句

属于 在铁路新线建设中,根据方案研究中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所选线路位置,在野外用“,并在拟定的线路转向点和长直线的转点处插上标旗,为导线测量及各专业调查。此项工作称为插大旗

词语 黄龙旗 [ huáng lóng qí ]黄龙旗造句

黄龙旗,即“黄底蓝龙戏红珠”旗,是中国第一种官方国旗,清末使用(1888~1912)。中国本无“国旗”之概念,为因应与西洋人打交道而催生出国旗。最初黄龙旗呈三角形,并非正式国旗,主要是官船和海军用以区分外国舰船,民船不得悬挂,也有个别涉外官衙开始悬挂三角黄龙旗。1888年中国第一种国旗诞生,即长方形的“黄底蓝龙戏红珠”旗。1912年1月10日,黄龙旗由五色旗取代。

词语 蚩尤旗 [ chī yóu qí ]蚩尤旗造句

蚩尤,雾。或称天上有一种赤气,叫做蚩尤旗。

词语 厢红旗 [ xiāng hóng qí ]厢红旗造句

厢红旗,拼音xiāng hóng qí,是指镶红旗。清代八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