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ABCD_乡全部_词典8 / 9 页
位置:

词语 离乡调远 [ lí xiāng diào yuǎn ]离乡调远造句

离乡调远是汉语词汇,拼音lí xiāng diào yuǎn,出自《红楼梦》第一百回。

词语 白马石乡 [ bái mǎ shí xiāng ]白马石乡造句

山西省应县白马石乡位于山西大同盆地南端的恒山中部,东经113°,北纬39°39′,由原来的白马石乡、三条岭乡、双钱树乡合并而成,辖56村(98自然村),海拔最高2333m,最低1500m。其中耕地24k㎡,宜芪面积40k㎡,草坡120k㎡,有大小山头数十座,大小沟壑300余处,其中成规模的50余处,有明泉30余处,山地中上部为落叶松,中下沟壑为杂杨、杂柳混交林,该地日照为2600h,平均气温3.7—5.3℃,无霜期100d左右,平均降雨量500mm左右。另还有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白马石乡,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

词语 乡音难改 [ xiāng yīn nán gǎi ]乡音难改造句

词语 上山下乡 [ shàng shān xià xiāng ]上山下乡造句

“上山下乡”一词最早见于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为缩小城乡差距),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11月份获得北京市团委的批准与鼓励,随后引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热潮,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词语 乡下脑壳 [ xiāng xià nǎo ké ]乡下脑壳造句

乡下脑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iānɡ xià nǎo ké,意思是犹言乡下人。

词语 家电下乡 [ jiā diàn xià xiāng ]家电下乡造句

家电下乡政策是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词语 城乡差别 [ chéng xiāng chā bié ]城乡差别造句

城乡差别(difference belween town and country) 是指城市和乡村之间在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上的不同和差异。产生于原始公社制度解体时期,随着社会分工、阶级分化和城市的形成而出现。城市和乡村在历史上成为不同类型的居民点,其基本特征是居民职业的类型不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手工业、工业生产和商业,而在农村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词语 乡曲之情 [ xiāng qū zhī qíng ]乡曲之情造句

乡曲之情,读音xiāng qū zhī qíng,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同乡的情谊。

词语 怀乡之情 [ huái xiāng zhī qíng ]怀乡之情造句

怀乡之情是汉语词汇,读音是huái xiāng zhī qíng,出自汉·班彪《王命论》。

词语 乡土难离 [ xiāng tǔ nán lí ]乡土难离造句

【释义】乡土:家乡,故土。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出处】《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