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ABC_鼓全部_词典1 / 11 页
位置:

词语 太平鼓 [ tài píng gǔ ]太平鼓造句

太平鼓也叫“单鼓”、“羊皮鼓”。曲艺曲种。流行在东北农村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满族、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为男性。演员手执用铁条做成的直径约尺许、鼓面蒙以驴皮的圆形单鼓,以竹制鼓键击鼓,载歌载舞。有对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辅助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旧社会,有时被用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动。解放后,经过革新,用以表现人民欢快喜悦的情绪。

词语 八角鼓 [ bā jiǎo gǔ ]八角鼓造句

八角鼓,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

词语 钟鼓司 [ zhōng gǔ sī ]钟鼓司造句

宦官机构。明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之一,掌出朝钟鼓及宫内杂戏。

词语 塔波鼓 [ tǎ bō gǔ ]塔波鼓造句

塔波鼓: (tabor) 有响弦的双面小鼓。中世纪时已有此名。通常用一棍击鼓,击鼓者同时吹奏三孔笛舞蹈伴奏。

词语 鼓笛曲 [ gǔ dí qǔ ]鼓笛曲造句

gǔ dí qǔ ㄍㄨˇ ㄉㄧˊ ㄑㄩˇ 鼓笛曲 乐曲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明帝、宋开府皆善此鼓,其曲多独奏,如‘鼓笛曲’是也。”

词语 十番鼓 [ shí fān gǔ ]十番鼓造句

十番锣鼓是创于京师而盛于江浙地区的地方传统吹打乐种,主要流行于江苏省南部地区,以苏州、无锡为中心,南京、常州、上海等地亦很盛行。

词语 花鼓棒 [ huā gǔ bàng ]花鼓棒造句

花鼓棒是汉语词汇,读音是huā gǔ bàng。旧时 杭州 谓僧人为丧事人家作法乐时抛弄鼓棒。

词语 记忆鼓 [ jì yì gǔ ]记忆鼓造句

研究记忆的一种装置。

词语 记里鼓 [ jì lǐ gǔ ]记里鼓造句

记里鼓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隋书·元巖传》:“ 巖 卒之后, 蜀王 竟行其志,渐致非法,造浑天仪、司南车、记里鼓,凡所被服,拟於天子。”

词语 鼓舞伎 [ gǔ wǔ jì ]鼓舞伎造句

gǔ wǔ jì ㄍㄨˇ ㄨˇ ㄐㄧˋ 鼓舞伎 舞乐名。《宋书·乐志一》:“ 晋 《鞞舞哥》亦五篇,又《铎舞哥》一篇,《幡舞哥》一篇,《鼓舞伎》六曲,并陈於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