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zhōng,zhòng]中的词组

拼音:zhōng、zhòng注音: ㄓㄨㄥˋ ㄓㄨㄥ汉字结构:单一结构造字法:指事简体部首:丨部首笔画:1汉字首尾分解:口丨汉字部件分解:中笔顺编号:2512总笔画:4笔画顺序:竖、横折、横 、竖笔顺:竖折横竖五笔86:KHK五笔98:KHK五行:土UniCode:U+4E2D四角号码:50006仓颉:LGBK编码:D6D0规范汉字编号:0113英文翻译:Be hit by Fit exactly Hit Suffer

汉字 [zhǐ]止的词组

止(zhǐ),停止,不再前进的意思。止,一只脚,脚趾朝上、脚后跟朝下,停止前行。一前一后两个脚印为一步,后面的脚不再前进,只剩下前面的脚印了,就是止了。止,表示停住不动,拦阻,使停住,古同“趾”,脚;脚趾头。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半步为武。武取“止、戈”二字组合,取其“半步为安全范畴“的意思。尺(尺骨),以人体小臂长为一尺。半步,即一腿之距。

汉字 [zhuān]专的词组

专,zhuān,从叀从寸。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叀(zhuā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后成上下结构,上叀下寸。意为掌握纺织操作能力。

汉字 [zhā,zā,zhá]扎的词组

扎(古代写法“紥”),多音字:1.zā,(1)捆,缠束:包扎、扎辫子。扎腿。(2)把儿,捆儿:一扎线。2.zhā,用于“扎针”“扎花”“驻扎”“扎猛子”。3.zhá,用于“扎挣”“挣扎”。《康熙字典》里的解释:【卯集中】【手字部】扎 ·康熙笔画:5·部外笔画:1,《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侧八切,音札。拔也。又《集韵》《韵会》$乙黠切。与揠同。见揠字注。

汉字 [zhī]支的词组

支,zhi,从又(手)持半竹,去竹之枝也。支是枝的本字,手持竹枝的样子。引申为分支、干支。〈名〉(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2) 同本义 [branchless bamboo]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3) 枝条。后作“枝” [branch]

汉字 [zhǎo,zhuǎ]爪的词组

爪,zhua,zhao,丮也。覆手曰爪。象形。动物的脚趾甲。鸟兽的脚。例如,前爪,鹰爪,张牙舞爪。又如:爪甲(指或趾前的角质硬壳);爪翦(修剪手指甲或脚趾甲)

汉字 [zè]仄的词组

仄是中国的汉字,仄声,古汉语四声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与“平”相对。(指汉语拼音的3、4声,平为1、2声)

汉字 [zhǎo,zhuǎ]爫的词组

爫,同爪,用作偏旁。

汉字 [zú]卆的词组

卆,读作:zú。汉字的基本字义古时同“卒”。卒为兵、终了之意。

汉字 [zā]帀的词组

帀,za,同匝,环绕一周也。遍,次也。帀,周也。从反帀而帀也。——《说文》。按,字亦作通,俗误作匝。《说文》周也。从反之而周也。《徐曰》日一日行一度,一岁往反而周帀也。客家话:[客英字典] zap7 [海陆丰腔] zap7 [梅州腔] zap7 [台湾四县腔] zap7 [宝安腔] zap7

汉字 [zhǎng]仉的词组

汉字,同“掌”仉,古掌字。姓。孟母姓仉。质疑:山东省汶上县有此姓人音yi,去声 其姓氏有皇室血统。尊耀无比。上述应为谬误,民间不少地方把“倪”字简写为 “亻儿”,推测与简化或草书有关,在字典上没有此种写法,因此易与仉字混淆,在山东、河南等地不少倪姓读音异化为yi,由此推断,仉读yi音应该为谬误。

汉字 [zān]兂的词组

兂,古同“簪”。方言集汇◎ 粤语是zaam1。English,hairpin, clasp; wear in hair笔顺编号是1535